致富停看聽    
投機是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德國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為「投機」,或是別人眼中的「投資」下一個結論:「投機是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只有熱愛才能真正用心,只有用心關注世上所有可能影響投資的事務,才能降低風險,提高賺錢的可能性。風險與專業程度成反比,報酬則與專業程度成正比,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專業程度?如果你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在投資專業上,你才可以期待更高的報酬率,否則低報酬、低風險的投資工具,經由複利的時間累積也是很好的選擇。

學習投資的專業不外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其他人成功的例子;第二種是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錯誤,只要減少錯誤的投資,最後的獲利自然會很可觀。

這裡要先提出來的是,千萬不要東學一套、西學一套。建立投資哲學的目的是要培養紀律,避免人性弱點─貪婪與恐懼造成的投資損失,因此,如果想學會所有大師的賺錢撇步,一定會忽略每位大師克服人性弱點的訣竅,最後的損失可就大了。

我來列舉幾個最常見拒絕面對失敗的縮頭烏龜行為,這都是人性弱點下的正常行為,我也曾犯過其中的錯誤,讓我們一起來檢視一下,看看自己曾經是否也曾不斷犯錯而無法累積經驗。

第一,相信自己得到最權威的內線消息,一舉投入、套在高點;檢討失敗原因後,採取的策略是更換消息來源。這就是市場上最常見的「明牌」追逐族。

第二,股價下跌時,就宣稱自己是要長期投資,卻從此對股市不聞。

不問,對公司的運作與營收、獲利不再關心;股價上漲時,只要有些許獲利,就急忙獲利了結。最後套牢的永遠比賺錢的多。
 
第三,在市場最低時退出市場,在行情最好時,回頭跳入市場。

我認識一位朋友,他非常狂熱的關切股市,每次會面他的話題一定會繞到股市;直到二○○三SARS爆發後一段期間,我們再見面時,我很驚訝發現他在兩個小時間,完全不再碰觸股票的話題,於是主動關切;他一臉受傷的述說,好久不碰股票了,他早就退出市場,「絕不進場」。

我了解這種人的個性,永遠無法忘卻市場,當時只能提醒他,如果還想投資,當時市場因SARS而悲觀至極,反而是低點。

我後來接到他的電話時,股市已從二○○三年的四○四四點爬升到二○○四年的破七千點,他當時告訴我,他認為台灣的股市可以投資了。

他又再一次在股市高點時投入他的熱情。

第四,投資虧損時,就想用高槓桿財務操作在短時間內回本。

這其實是最危險的行為,坦白說,這和賭博者想在賭桌上一夕翻本的想法沒有兩樣。最常見的行為是,在股價下跌時,因為手上現金不足,就以融資的方法再買進,這些投資人最常見說服自己的理由是低價攤平投資成本,但如果不先了解股價下跌的原因就貿然低價承接,這好像徒手接一隻向下墜落的刀子,手破血流的可能性很高,這時候還以借錢的方式買股票,最後不但無法攤平成本,反而可能虧光所有的資金。

最近衍生性金融商品盛行,這種想用高槓桿財務操作翻本的投資人就更多。

我認識一位投資者,把十分之一的資金拿來投資股價指數期貨,並且對自己操作的口數做非常嚴格的限制,留倉的部位永遠只有這部分資金的三分之一,以確保自己在方向錯誤時,能快速轉向減少損失。

這種有極高紀律的做法也確實讓這位投資者成功獲利,兩個月內就獲利一倍,不料,股市突然出現大漲,與他原本設定的方向剛好相反,本來,他只要認賠殺出,再重新評估市場可能走向,還能將損失控制在原先獲利的二十五分之一,但他此刻卻選擇增加投資部位,而且急進急出完全失去冷靜,最後反而賠掉原本的所有獲利。記住,急著翻本,就是賭博,不是投機,更不是投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