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開講    
有錢才是最大的面子

中國人對面子問題是非常介意的,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其原因就是面子問題。

其實,有面子和沒面子只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面子觀。在南方人看來,只要是靠雙手勞動,就能創造出個人的價值,關鍵是能賺錢,做什麼都可以,只要能闖出名堂,就是有面子。

在國家大事上,中國人也堅持「面子」觀念。自古以來中國在外交方面基本上是「面子」外交,而不是務實的利益外交。只要外國人派個使者到中國來「朝拜」一下,向皇帝三呼萬歲,滿足中國人面子上的需要,中國就可以「下賜」給外國使者或者其國家許多物質上的利益。由於面子觀念在中國人頭腦中根深蒂固,使得中國人在就業時,有許多盲點。

怕髒怕累

從事這種職業是最沒面子的,簡直低人一等,寧願待業。

盲目攀比

同學張三應聘上了一好職位,那小子各方面的能力與我差不多,我再怎麼也得找一個與他相同的職位吧?不然今後有什麼臉面見同學。

清高自負

我一個堂堂大學生,應該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怎麼能夠去做推銷呢?不去,打死我也不去!

南方人也有面子思想,但相對而言,他們很早就突破「面子」這一心理障礙。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那些肩挑擔子的南方人,穿梭於全國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用當地人聽不慣的嗓音吆喝著「補鍋、修鞋、彈棉花」,很多人看不起他們,覺得修一雙鞋賺幾毛錢沒出息。但他們不以為然,默默地承受世俗的眼光,踏踏實實地賺錢。

等到譏笑他們的人醒悟過來時,南方人已經擁有一些資本,現已在更高的平臺上大展鴻圖了。時至今日,他們不僅自身發了財,而且還打造出一大批企業,氣勢恢宏地駛向全國甚至全世界。這是多大的面子啊!

有一個搞笑的創意是說,如果誰想白手起家,每天賺個幾百塊,那就這麼去做:在公園、旅遊景點之類的地方,找到一對情侶,對男士說:「我賞你一個耳光然後給你一百塊人民幣,如何?」這個時候對方的回答多半是:「那我賞你一耳光也給你一百元人民幣!」,然後馬上成交,讓男士賞自己一個耳光,由此來賺錢。

這個創意的基點其實就是面子問題,而事實上在早些時候,南方人已經利用了中國人的面子思想來賺錢。比如顧客走進一商店,南方人對你十分熱情,端茶送水,噓寒問暖,這樣一來,極大地滿足了顧客的「面子」,顧客自己都覺得如果不買點什麼東西就很不好意思。

不怕羞,能賺錢

要面子的人臉皮就薄,做什麼事情都撇不開面子,心裡不願意卻又違心地去辦事,比如對婚喪嫁娶等事情大肆鋪張,甚至不惜債臺高築。臉皮厚,就是求真務實,不管面子上掛不掛得住,只要能得到實際利益就好。

想要賺錢,臉皮就得「厚」些。南方人在產品推銷方面,臉皮比城牆還「厚」。他們不怕碰壁,只有一個念頭:不管你怎麼看待我,我就是要賺你的錢,他們用笑臉、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想必好多人都見識過那些做推銷的南方人,他們帶著樣品跑遍全國,忍受別人種種不同的臉色,一次次遭到拒絕,再一次次推銷,屢敗屢戰、鍥而不捨,不達目的不罷休。

每個南方商人的創業初期,都有一段艱辛的創業史,假如他們顧忌面子,能有今天嗎?而其他地方的人有這樣不要面子的勇氣嗎?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那些寧願保住面子而不願努力打拚賺錢的人,我們也不能多說什麼。南方人當初不也一樣一貧如洗嗎?但他們能丟掉面子、頂著壓力努力賺錢,「自救者得天救」,南方人能賺錢而且賺了錢是天經地義的。

(本文摘錄自高寶書版公司出版的《南方人為什麼能賺錢》/龍子民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