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停看聽    
REITs的報酬率分析

報酬率(Rates of Return)與殖利率(Yield Rate)的概念

所謂投資收益,是分析投資人將資本投資到金融商品後,獲得的收益與最初投資資本之間的關係,而投資報酬率即是評估期望收益狀況的比率。投資報酬主要來自於資本利得(Capital Gain)及股利所得(Dividend Gain)之加總。資本利得率主要為購買金融商品後,商品本身價值變化與購買成本之投資報酬,而股利所得率則是在擁有金融商品期間,所獲得商品本身所產生的配息率。一般而言,股利所得會為正數或0,而資本利得則正數或負數皆可能發生。

假設張三於2003年12月31日以10萬美元購買一檔REIT,成交價格為每股20美元,則張三將擁有此檔REIT共5000股。

若此檔REIT於2004年每季配息為每股1美元,且張三於2004年12月31日以每股25美元全數賣出,則資本利得為(25-20)*5000=25000美元,股利所得為1*4*5000=20000美元,總投資報酬率為(25000+20000)/100000=45%。

若張三於2004年12月31日將此檔REIT以每股15美元全數賣出,在同樣2004年每季配息為每股1美元的情況下,則資本利得為(15-20)*5000= -25000美元,股利所得為1*4*5000=20000美元,總投資報酬率為(-25000+20000)/100000= -5%。

上述的例子是在張三為積極型投資人的假設前提下,投資期間較短,所追求的主要報酬來自於REIT股價本身的變動。因此對積極型投資人而言,進場與出場的時機相當重要,對於市場訊息亦需具備高度的敏感性。

若為一較保守型的投資人而言,長期投資的報酬率才是他的主要目標,短期股價波動的市場訊息對此類型投資人影響不大,則此類型投資人可以著重於殖利率的變化。所謂殖利率,為股利所得與購買成本的比率。因此,股利所得以及預期股利成長率對此類型的投資人有較大的影響。

持續上述例子,若李四同樣於2003年12月31日以10萬美元購買一檔REIT,成交價格為每股20美元,則李四亦擁有此檔REIT共5000股。在同樣2004年此REIT每季配息每股1美元的情況下,股利所得為1*4*5000=20000美元,則2004年李四的投資殖利率為20000/100000=20%。

由於李四為長期投資者,不打算在短時間賣掉此檔REIT,因此,接下來的股利成長率預期就相當重要了。若根據過去幾年此檔REIT的配息狀況,李四預期2005年的股利成長率為20%,即此檔REIT於2005年每季配息每股1.2美元,則預期股利所得將為1.2*4*5000=24000美元,則李四的預期投資殖利率為24000/100000=24%。

相反的,若李四預期2005年的股利成長率為 -20%,即此檔REIT於2005年每季配息每股0.8美元,則預期股利所得將為0.8*4*5000=16000美元,則李四的預期投資殖利率為16000/100000=16%。

儘管預期投資殖利率亦會有所波動,但是若當時市場殖利率處於相對低檔時,對李四而言,REIT將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商品。

美國市場權益型、抵押型及混合型REITs之總報酬分析(包括股價報酬及股息報酬)

從過去歷史來看,將權益型、抵押型及混合型放在同一基準點(基期=100)來分析,至2004年止,權益型REITs在總報酬率的表現最為亮麗,較基期(1972年)成長了63倍,其次為混合型REITs的16倍,再其次為抵押型REITs的11倍。

(本文摘錄自高寶書版公司出版的《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