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親讀幫孩子的大腦發展鋪路(下)

 用閱讀喚醒孩子的腦袋

當我們用抑揚頓挫、情感豐富的語調做親子共讀時,不但正悄悄地架構、強化孩子腦內的語音系統、豐富他的詞彙,幫助建構孩子前額葉的思考網路、活化情緒腦內的杏仁體,更是積極鍛鍊孩子腦內文字翻譯官——再回,能夠全面運作,還可以善盡文字翻譯的職責,引領孩子進入文字閱讀的殿堂,暢飲作者們用智慧萃煉成的瓊漿。

開了竅的「再回」

當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打開了話匣子後,隨著年歲的增長,生活圈子也慢慢地擴大,除了認得公園裡常玩的遊樂設施和花花草草外,也記住了動物園裡各種令人驚喜的動物。跟父母一起逛街時,不忘機會教育的爸爸、媽媽常會熱心地指著、唸著五光十色的招牌上,那些奇形怪狀的符號、線條。奇妙的是,這些奇形怪狀的符號、線條竟然也會出現在他常翻閱的童話繪本裡。直到有一天,楞頭楞腦的他突然靈光一閃,發現了自己最喜愛的童話故事《「小」飛俠》和巷口小吃店的「小」字,竟然長得一模一樣。

從此,小孩瞭解到,原來我們所說的語言是有特殊的符號、線條代表著,而他生活中最好的伙伴——色彩鮮艷、美麗的繪本,不只是圖畫在說故事,包括爸爸、媽媽耐心用手指比過的奇形怪狀符號,原來就是大人口中提醒要記得的「字」;更奇妙的是,把不同的字串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個令人回味再三、神馳目眩的故事。在突然開竅的剎那,掌管文書翻譯的再回,讓孩子由目不識丁的文盲,跨進文明的文字世界,開始為飽讀詩書做暖身。

孩子小小的腦袋瓜知道了那些奇奇怪怪的線條、符號是代表著特殊意義的字後,當他胖胖的小手握著粗粗大大的蠟筆,畫著樹枝狀的爸爸、媽媽,像似圈圈點點的小貓、小狗時,也開始模仿起書裡看來的線條、符號,送出他腦中想像的模擬文字。

慢慢地,隨著手的精細肌肉成熟了,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加上再回的日夜鍛鍊精進,胖胖小手所握著的蠟筆,畫出來的再也不是讓人看不懂的塗鴨,而是可以猜得出來或是清楚可辨的文字圖畫。跨越到這一步時,有些小朋友腦子裡的再回,已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信心十足地擔負起腦內文書翻譯的工作。

親讀,為孩子的大腦發展扎根

當父母親站在書店、圖書館和玩具、電玩店門口,猶疑不決該為孩子選本圖文並茂的兒童繪本?還是廣告、文宣打得令人心動,孩子吵得令人心煩的電動玩具?就請深思一下,閱讀對人類腦神經的深遠影響。

當我們用抑揚頓挫、情感豐富的語調做親子共讀時,不但正悄悄地架構、強化孩子腦內的語音系統、豐富他的詞彙,幫助建構孩子前額葉的思考網路、活化情緒腦內的杏仁體,更是積極鍛鍊孩子腦內文字翻譯官——再回,能夠全面運作,還可以善盡文字翻譯的職責,引領孩子進入文字閱讀的殿堂,暢飲作者們用智慧萃煉成的瓊漿。因此,親子共讀不僅能早早養成孩子喜愛閱讀、專注學習的好習慣,更是幫助他們奠下未來獨立閱讀、書寫、思考的能力。

思及此,聰明的你現在的選擇是哪一項呢?

(作者為知名腦神經發展訓練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