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停看聽    
輕鬆搞懂房地產投資

房地產投資通常是長期投資,如果選擇了一個逐漸凋零的城市,揹這個殼會沈重得讓人難以承受。

其次,交通便利是房地產位置的重要考量。捷運站附近、快速道路交流道鄰近社區等都是容易出租與轉售的點,所以,只要政府公布捷運站或交流道的設置地點,附近區域會先漲一波,然後靜待建設期間的黑暗期,快完工前再漲第二波,等到完工後則視當地人潮是否因而增加而決定是否漲第三波。

交通便利是好位置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還必須其他生活機能來補充,例如,附近的商業活動是否熱絡、商圈是否有發展潛力、附近是否有大學且學校招生熱絡、生活品質是否特優等。

最後要考量類似商品的供給量。台灣許多建商自二○○四年到二○○五年一窩蜂地推出所謂的精品套房、豪華套房,原本目標對準未婚或不婚的高所得單身貴族。但當所有建商都推出各種十坪到二十坪的個人式住宅時,就必須考量市場是否有那麼多有能力住小豪宅的單身貴族,如果需求量有限,購置後的出租率與轉售價格都會受到影響。

投資房地產最後一項能力是藝術品味,我有一位朋友特別擅長於此,一間不起眼的巷間老公寓,在他巧手改裝後,整個房子從門口到室內都充滿生機與令人驚豔的生命力,每回都能讓他經手的房子高價轉售出去。這種獨到的品味眼光需要美感的訓練,才能在房子破爛而價低時看到房子的潛力,並用很少的預算就改變整個房子給人第一眼的印象,轉而提高整個房子的質感。

如果你擁有這項才能,我會勸你不要隨便糟蹋,如果再培養觀察經濟趨勢的眼光與選擇區位的能力,投資房地產其實反而可以帶給你生活極大的樂趣。

當然,除了直接買賣房地產並依靠其中的差價獲利,如果有足夠的閒錢,房地產對即將退休或正值壯年者,是資產配置中不錯的選項。

只要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成長,租金所得通常都同步調高,所以租金所得做為退休後的固定生活資金來源是不錯的安排,是對抗通貨膨脹最好工具。但購買時機及是否位於出租的好區位影響重大。如果是為了退休生活而購買的房地產,最好不要太早購買,否則房子的折舊與內部的維修會讓退休後的生活憑添煩惱,最好是在退休前十年間選擇房價最低、租金率最高的時刻進場,買進最易出租的房產,是比較有保障的做法。

最後一定要談一談歐美市場已火紅,台灣剛引進沒多久的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這是以房地產為標的的證券基金,是很適合保守、穩健、風險承受力較低的投資工具。

REITs是將不動產分割成一定數量單位的受益證券,每一位投資者等於擁有一部分的不動產,不過,這些不動產原則上不處分獲益,投資者主要賺取的就是出租收益,但若不動產價格上漲時,REITs的價格通常也會反映。

這種投資工具的好處在於沒有變現性差的缺點,急需現金時,可以像賣股票一樣在市場上把受益證券賣掉,又可以享有房地產抗通膨的好處,且能享有固定收益,而且與股票、債券的風險關聯度很低,從資產風險分散的角度是很不錯的安排。

缺點是獲利率通常不高,尤其扣除手續費、管理費成本,實際能取得的收益率通常不如租金率。

不過,同樣是REITs仍要仔細選擇,重點在每一項REITs商品所投資的房地產內容與品質。

最好不要選擇只投資一棟房地產的REITs商品,這會讓投資者的風險增加,萬一這棟房地產發生任何天災、人禍或經濟活動變化而降低出租率的危機時,投資者立刻承受全部風險,因此一個REITs商品如果包含三到四棟房地產可以減少風險。

其次這些房地產可能是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公寓、倉儲、飯店、量販賣場或集合式住宅,每一類產品的獲利率與穩定性不同,一般而言以企業機構進駐率高的商業大樓最佳,因為一般企業進駐一棟大樓通常簽約期很長,且續約的機率很高,讓租金收益可以維持穩定。如果房地產標地為廠房或住宅大樓,則出租的變動性提高,收益也會變得不穩定。

當然購買REITs也有時機考量,與購買房地產的時機考量標準非常類似。總之,在大家都悲觀的時候進入市場,就是你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放心的關鍵決定。(本文摘錄自高寶書版公司出版的《理財起床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