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是給子女的禮物?還是燙手山竽?
理財有三個目標,第一個當然是改善生活品質,第二就是財富傳承,第三則是回饋社會。其中財富傳承最難拿捏,不過現在推出的子女教育以及財產信託制度,我覺得是很好的規劃方式。
很多人都以為,把錢或是事業留給孩子,那就是財富傳承。但有的孩子能夠發揚光大,也有不少孩子是把家產散盡,如果這樣,父母親在天堂也不會放心。建議已經在規劃退休後晚年生活的父母,也要將孩子的財產信託做一個規劃,這樣才可以過一個無憂無慮的晚年。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孩子的教育信託、財產信託等規劃產品,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永遠的寶貝,打從一出世開始,每個爸爸媽媽無不想給小孩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點上,所以會盡一切所能,給予最好的教育,以增加他們往後競爭的本錢。
上一代辛苦打拚所累積的財富,都希望能完整地留給下一代,不過在傳承的過程當中還是需要支付大筆稅金,完稅之後剩下的部分才由下一代繼承。未來你的子女會不會遇人不淑?會不會碰上詐騙集團,還是一時心軟替人作保導致一無所有?甚至會不會投資失利等等,都不是為人父母者所能預知的,如果可以透過信託的規劃,來避開這種不確定性,讓父母的愛以及財產都能夠圓滿順利地交給子女,這才是最好的財富傳承管道。
目前市面上的信託種類很多,我想大家要先認同信託的本質,再找到適合的產品來做信託,基本上,找大型的金控公司都有這樣的產品以及服務。
一、保險金信託
單親家庭可以購買以子女為受益人之保單,只要到銀行辦理保險金信託就好,保險金信託係以保險金受益人(即子女)為委託人與銀行簽訂保險金信託契約。倘若受託的父母親一方在約定契約期間(例如兒女滿二十或是二十五歲)內身故,則保險金將直接撥入銀行信託專戶,由銀行依約定方式管理並定期給付子女生活費及教育金等,直到小孩長大契約終止時,再將剩餘財產一次全部返還予子女。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成本最低,其實單親家庭,不需要過度的迷信應該留多少錢給孩子,反而是趁年輕的時候,買一份醫療保險給孩子,讓他一輩子有醫療給付以及保障,至於保險金信託也只是受託人在約定期間內均未發生保險事故,等於只花了一點點的簽約費,就為保險多加一層保障。
二、子女教育及創業信託
運用子女教育以及創業信託,其實就是父母親把錢給孩子,但是是透過一種更有規劃的方式來給予。其實父母可以將自己的心願與銀行協議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及未來信託期間給付方式,一般都是以保守穩健為宜,規劃方式是運用保險工具兼顧保障效果。
在信託期間給付方面,大致都是可約定給付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獎學金、工作獎勵金、結婚金、購屋金等,利用條件式給付引導子女努力唸書及工作,例如孩子找到工作的時候,提供獎勵金,甚至還可透過保留變更受益人方式,兼顧自己的退休安養等目的。透過這樣的規劃,一方面財產保護、資產移轉節稅,不必擔心自己走得太早時,子女的財產管理及經濟等問題,也可避免子女不當揮霍贈與的財產,鼓勵子女努力向學及工作。
三、遺囑信託
現代人觀念開通,除了子女財富交付信託之外,自己也可以事先規劃遺囑,寫明若自己身故時,子女未滿二十歲,則須將某部份遺產交付指定之受託銀行成立信託以保護子女權益,並列明重要之信託事項,依民法之遺囑訂定方式成立遺囑,這樣,就可以避免有親友想要以照顧孩子的名義來貪圖遺產。
這些方案就是讓信託機制預作一個有系統的安排,當意外或特殊情事發生時,由受託人依信託約定來協助管理財產,並提供生活經濟來源,如此,將可有效保障子女的權益,也讓單親父母可以放下心中的擔子,其實除了單親家庭之外,有殘障者之家庭甚至一般的雙親家庭也都相當適用。
信託在國內還算新鮮,在國外相當盛行,其實信託是一種為他人利益管理財產的制度,國內一直到最近三年來才開始發展,如果現在就注意到這個趨勢,就會發現財富傳承的動作簡單而且輕鬆多了。(本文摘錄自高寶書版公司出版的《夏韻芬的理財3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