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職場上的業績目標總是不停的開始、衝刺、總結,全球化人才互相取代,電腦也逐漸取代了人力。職場的競爭中,個人的可取代性越來越高。這種年復一年背負工作成長的情境中,往往使上班族身處在不停運轉的個人壓力鍋爐裡。專家們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壓力過鉅的工作環境造成員工經常請假、遲到,跟不上腳步的工作無力感,慢慢變成很深的挫折感,開始怠工,進而辭職,甚至引發憂鬱症。

當年紀越大,有時壓力的來源不只是工作表現的好壞,看著同儕的升遷、後輩的崛起、家庭背負的開支,焦躁不安的情緒只會有增無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憂鬱症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流行的病症,厭食、焦躁不安和精神緊張性嘔吐是患者的主要癥狀,其中的十五%可能會以自殺了結生命。「這世上滿是生了病還不想死的人,自殺未免也太奢侈了」,很少人能像佐賀超級阿嬤一樣樂觀。

結束日本戰國時期紛亂的德川家康,用兵的才能並不如武田信玄,也沒有織田信長天下布武,以戰止戰的理想,更不像豐臣秀吉那樣幽默親民,「人的一生如同揹著重擔行走長遠的路。此時最重要的一點是,切莫趕路。」這是德川家康的遺訓。縱觀家康一生,就贏在「不急」兩字,不急,不代表寂然不動,不代表遲鈍,而是該停時,讓心靜下來縱觀局勢,適當的關機再出發;該動時則有如鴨子划水,看似輕鬆,其實已在悄悄移動──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移動。

家康在七十五年的歲月裡,前五十年歷經滄桑,三歲時母親被迫改嫁;六歲時在政治交易中做了人質;八歲喪父成孤兒,生存的壓力,磨練出家康堅毅不屈的無比韌性。成年後選擇依附強國,成為卑微的侍臣,每遇到戰役,總擔任最危險的前鋒,充當盾牌或砲灰的角色,企圖在實戰中培養戰力。

從無到有,由小而大,轉弱為強,其成功的主要關鍵在於穩健、等待與忍耐,從寄人籬下的人質,到統一天下的霸主,德川家康足足等了五十五個年頭。整體來看德川集團,在戰國時期其他大型企業集團中,頂多算是個低成長、安定經營的中小企業體,所以他明白徹底強化自己的實力,培養死忠的班底,再健全班底組織的體質和結構,橫向積極網羅各方人才、建立幕僚團隊,縱向規劃完善制度、力使財務健全,終能從受盡挫折的弱者蛻變為成功的勇者。

「身體健康、壽命較長」就成為德川家康成功最簡單也最基本的法則。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醫療尚不昌明,因此,健康成為每個英雄的殺手,與他逐鹿天下的兩個對手都比他早死,織田信長在49歲就被屬下所暗殺,豐臣秀吉死於61歲,德川家康則活了75歲。長命讓德川家康取得天下,也讓他的政權得以延續三百多年,善於爭取時間的經營模式,使得德川家康能像烏龜一樣緩步贏得政權,並且以時間培育出卓越的第二代領導人德川秀忠,建構起安定的領導體制。

早年困頓流離的家康,在變動的壓力汽鍋中,早養成一身「定、靜、安、慮、得」的功夫,生活簡樸、把獵鷹當成他主要的運動,是德川家康長壽的主因。獵鷹是必須早起的運動,想要早起就必須早睡,德川家康認為要能早睡,又能睡的好,最重要的是心情保持平靜。早起於森林中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相當的助益。對於飲食穿著,他不主張美食,平生以米飯為主,更忌奢侈,縱使是嚴冬天氣,還是拼湊舊衣以禦寒。

工作壓力不僅損害個人健康,同時也會破壞組織的成長,最終導致經濟損失。美國職業壓力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估計,壓力及其導致的疾病,每年耗費美國企業三千多億美元。

「健康」是展現個人價值戰力最重要的根本,同樣的,員工健康而長壽也是經營者必須擔負的社會責任,給予員工壓力時,適當的給予員工轉化壓力的途徑,一個有元氣和健康的團隊,才能為組織創造無窮的戰力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