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婚姻抑或事業,都帶著「選你所愛、愛你所選」的女性朋友們,在面對創業的選擇時,多半都如同決定婚姻對象一般慎重,因此「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形容人選錯行業或婚姻對象,導致終身遺憾或鬱鬱寡歡的嚴重結果,用在女性考量「創業」上更是恰如其份,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老闆,在面對自己該創什麼行業時,總是一邊觀望與恐懼的尋覓著商機,一邊又憂慮某個選擇是否會步向消失命運。

到底該創什麼業才對,在目前輔導課程中,其實多半都規劃了許多方便的創業方向建議,可以提供所有創業女性做為參考,比方:

一、入門門檻考量:
創業者本人興趣背景,搭配想進入的行業相關入門門檻考量:技術、資本、人力與知識等來做選擇的分類方向

二、從社會趨勢的統計數字來找商機:
比方老人化社會、休閒疏壓需求、少子或晚婚時代等尋找創業方向

三、依照女性特質的分類方式:
比方創意服務、專業諮詢、科技服務、補教照護、生活服務五大創業分類,與目前女性最多的教育、餐飲、服務、業務、技術類創業行業等。

不過針對這些年來的培訓經驗與體會,和女性創業成功的案例所顯示的創業方向選擇模式,女性多半採用的思考角度如下:

一、個人興趣與專長導向:
許多女性離開職場的原因之中,與老闆的經營理念、個人所學、行業的生活形態、或是從業發展方向的不合有關。因此在職場後選擇自己創業的方向考量時,就會有許多女性會依照個人喜愛的事物、興趣、某行業工作與生活模式來做考量,當然其中還包括自己所學的專業、從業經驗、或是職場朋友偏重的方向,也是女性在挑選行業時,盡量試圖讓自己贏在起跑點上的考量方式。

二、選擇風險較低的行業:
許多女性在投資或個人追求上,偏向尋求穩定和安全感的生活方式,也因此這一類的女性朋友在考量創業方向上,也會先以能穩定發展的創業模式為選項,這最主要是他們清楚高獲利的行業有可能包含高風險之故,而這類屬於風險較低的行業除了偏向民生服務性之外,選擇品牌大、結構完整有保障的加盟模式,也是偏向風險較低的創業選擇之一。

三、選擇獲利高、回收快的行業:
有穩定追求者,當然也有勇於挑戰者;目前很多女性朋友就是屬於這類冒險犯難的類型,清楚瞭解風險高的同時,也代表獲利豐厚的可能性,因此在創業的方向上,也以獲利高、回收快的選項為主要行業選擇考量。

四、選擇「需要」的行業:
符合「需要」的行業在女性創業上的考量有兩種,一個是顧客或市場需要,另一個就是創業者個人需要。
一般來說,女性選擇需要的行業多半都偏向服務性的民生產業,比方飲食、托育、照護等生活需求方面,這最主要是因為這類客群較大,就算創業有危險,起碼還是能夠有經營空間之故;而另一種個人需要上,大多是女性自己可能因為個人某些生活上的需求,舉凡自有空間應用、遷居、結婚生子、孩童教育、甚至自己自有的資本有限,而直接選擇可以負擔的情況之下的行業。

五、選擇趨勢型態的行業:
除了自己有什麼、會什麼、或是個人與現實問題考量之外,為數不少的女性老闆會選擇趨勢型態的創業方式,比方流行或某些社會趨勢、或者因為政令局勢而產生的未來行業選擇。這一類型的創業發展也傾向兩種類型,就是必須要長期經營與不用多久就可以斷定勝負的結果。

當然,以上五個選擇方向只是一個簡易的分類方法,大多數女性在考量創業方向時,幾乎都會混合各種考量方式來做創業選擇,不過無論是哪一種型態,以培訓顧問的立場,冷靜評估流行發展性、與盡量不要選擇「忽然出現的風潮」或是已經到了「夕陽產業」的行業比較穩當,事實上這些年來這種跟流行的女老闆很多,因為在報章雜誌、或是實際看到某家店賺錢或是大排長龍,就以對方為參考範本,認為自己跟著開就會省時省力又快速的一圓賺錢夢想,從最初的蛋塔、夏天的冰品飲料、到現在街頭巷尾一堆刷刷鍋、烤肉店、養生小店,這些一窩瘋開始,很快又一窩瘋消失的店家實在為數不少,因此考量要去追逐流行時,必須要評估再評估,尤其個人並沒有具備該行業相關能力的前提之下,貿然跟風的下場多半會讓創業老闆面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遺憾。

簡單來說,多數成功老闆無論是否優先考量趨勢或商機所在,一定都會審視自己是否具有一定的能力或技術創業,以及掌握其特殊優勢,我記得一位成功的老闆曾經說過,機會永遠是屬於準備好的人,每個創業老闆都要在面對機會之前就要做足功課,確定自己有能力掌握這個機會獲利,評估這個機會的發展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