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中原大學教授「服務業行銷管理」課程時,曾經規劃了一個串連整學習「搶救小店鋪」的專案活動,組別必須實際去校外找配合廠商,用最少的預算和方式,為商家找到服務業的新行銷獲利策略。當時我記得由於學校旁邊就是一條學生口中的「火鍋街」,因此被選定的商家中有許多就是在這條街上的同質性「火鍋店」,不過還沒到期中第一次簡報,我就開始接到幾位組長無奈的求助電話,原因是開學到期中也不過快兩個多月,但是他們選的商家就已經無預警的關門,致使他們的案子還沒完成分析研究階段就已經夭折。

我個人其實很開心能夠讓學生們提早看到真正商業市場殘酷與快速的淘汰率,儘管他們有些組別將結果歸類到「自己運氣不好」,不過他們也一樣好奇,同屬於一個商圈的其他商家,為什麼就能活得比他們選得店久,到底開店的是地點選擇依據是什麼?不同地點該如何評估?商家如何在不同商圈中獲利?決定位置之後,又該如何依照商圈的特性訂立個人事業的營運策略,這些問題彷彿都比地點選擇要重要許多。

幾乎在每堂商圈市調的課程之中,我都會用「5W1H」原則,來代表整個創業市場與商圈調查的內容與流程:
* WHY(調查理由)為何要做商圈調查?
* HOW(取得資料方式)
* WHERE(調查所在區域)
* WHAT(調查內容)
* WHO(調查對象:客戶、範圍內行業生態與同質性商家)
* WHEN(何時調查、調查多久)

在著名的童話故事「愛麗斯夢遊仙境」中曾有一句讓人深思的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那路通往哪裡又有什麼關係」,同樣的,如果你沒有目標和原因就盲目進行市場調查,通常只會讓你越調查越亂,知道的越多越害怕的情況出現。因此,在我們瞭解創業前該做的市場調查有哪些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商圈市調對創業者的幫助。

為何要做商圈調查?

首先,大家都能認同創業地點的好壞,真的可以影響一家店的獲利與發展,商場上有流行一句話「人潮等於錢潮」,光從字面上來看,似乎可以簡單解釋成如果要開店創業,好像一定得想辦法擠到人潮多的地方才有可能成功,而這句眾所皆知的話,相信也是造成許多創業老闆拼命搶奪人潮聚集商圈的店面、因為人口數量而前仆後繼的前進大陸創業、乃至於現在網路創業風潮的主要誘因。儘管人多的地方的確比較容易找機會,但同時,我們又矛盾的發現到,即便人潮洶湧的商圈所在地,一樣有許多店家就是門可羅雀賺不到錢,就連目前市場上許多同質性商家聚集形成的競爭商圈,比方電腦街、相機街、手機街,但傳統小吃攤集中的夜市,也不一定每個商家都能賺得荷包滿滿。

因此,當創業者陷入這樣的迷思時,我通常會請女性朋友先瞭解一個基本邏輯,那就是做任何調查之前一定要有設定目標與縮小範圍的概念。

無論地點好壞,自己先要決定創什麼業、賣什麼產品,為了避免調查的無限制擴大範圍,造成重點越來越模糊,我都會建議創業老闆先從自己公司想賣的一堆產品,挑出其中一個主賣商品作為調查的基準,這樣的主賣商品挑選方式也很簡單,如果你是早餐店,哪一道你最擅長、最好吃、或者你覺得可能賣得最好的那個產品,訂為你的主賣招牌,用這個設定為調查主軸,可以成功的縮小調查範圍,讓你的調查結果更具有價值。

在實地進行市場調查的經驗與輔導創業者實地觀察過程中,讓我學到創業者一旦到了現場開始蒐集訊息,就會發生貪多嚼不爛的狀況,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覺得很重要的情況,這樣的困難其實還算簡單,只要創業者仍是針對自己該調查的重點進行研究,基本上只需要事後進行過濾就可以解決,但真正麻煩的是女性朋友常常會因為現場氣氛,當場啟動其他創業靈感,或者該商圈包含許多新的創業機會和吸引力,導致重點混淆,忽略自己去調查資料是為了已經決定好的方向,而輔導商圈市調的學員中,更有人一天調查的結果跨越七、八種行業,只因為當天這些店當天都有很多消費者再購買,感覺上很賺錢,自己也想做作看的情況。

當然,如果該商圈真的有這樣的機會在,既然還沒創業,我不反對立即改變創業的規劃和準備投入新標的來研究,但是創業者也應該立即為了你的新商機進行規劃,全部的調查內容與項目也要改變成你的新事業才比較合理,而不是放不掉原先的想法,又看到新的機會而不知如何是好。碰到以上這種情況,我通常會在當場說個笑話,那就是:「再有魅力的女人,創業也不可以批腿」,因為我看過所有成功的老闆,或是擁有好幾種不同事業體一起經營的企業主,他們都不斷強調也堅持一個重點,那就是一定要先創造成功經驗才三心二意,無論事業多大,自己最在行,也是當初讓他成功的原始行業,是他放最多心力的地方。因此,無論市場有多大、商機有多少,你必須先有重點,才能知道你創業賺不賺得到「該賺得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創業者在尚未創業之前,甚至也不清楚自己該創什麼業,就已經有場地擺在那裡等他運用的女性朋友。這樣的女性其實很多,而擁有這樣的傲人資源的確也令人稱羨,不過在面對創業時,多半也都會有一個關鍵選擇必須先做權衡,那就是「要創業」與「先處理廢置空間」這兩個目的何種為重,這些年來我碰過許多其實明顯志在「處理空間」的朋友,我多半會直言力勸他們把目的擺在如何租出去,而不是如何應用來創業,畢竟就算真的擁有強烈創業企圖心的優秀女性,如果只為了省預算或是空間擺著可惜,就遷就環境進行創業,其實日後要耗費的心力會比當初的「遷就」更煎熬一個原本還大有機會的未來老闆。

不只是實際的創業開店有這樣的情況,就算是網路創業也是一樣。隨著這些年流行網路開店的趨勢,許多女性都有網路購物的消費經驗,甚至也有學員表示自己已經申請好一個「網路商店」準備找商品上架,碰到這群朋友,我都會不厭其煩的勸他們先回頭審視自己想創什麼業,畢竟人要有方向才能往前走,市場評估也必須先有假設前提才能進一步進行調查與研究,如果你並不知道你該創什麼業,其實根本不必在意地點或商圈是否適合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